7、关公磨刀雨

關公磨刀雨

香林寺雖是佛教的修淨殿堂,卻與南海普陀山的寺院一樣,在偏殿兼祀“關聖大帝”(俗稱關公)。就是三國鼎立時間蜀國“桃園三結義”中的關雲長。因爲他一生忠勇尚義,是個有功于國,深得民心,受到群眾的敬奉與崇拜,所以香林寺歷來在東樓花廳特設供祀關公的專壇。

傳說,關雲長壯烈殉國以后,英靈升天朝見玉皇大帝。玉皇念他守信于“桃園三結義”時的諾言,忠義勇齊全,是個英雄人物,宣派他專管南天廷風雨雷電。

關公就任南天廷風雨官職后,下天廷察訪凡間各地民情,關心農夫疾苦,遣風調雨,使世上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百姓安居樂業。老百姓爲感情恩德,各個縣城都蓋起關帝武廟與孔子文廟并列。群眾經帶著三牲果品敬奉關公。

關公壇前人來馬往,絡繹不絕,香火鼎盛,這就引起了南海一條惡龍的嫉妒。有一年正值是早稻揚花吐穗時節,關公因事不在南天廷,呼風降雨之事托周倉、關平共同管理。這條惡龍見機已到,便翻上南海,張開血盆大口,猛吸江河溪流之水,致使閩南千百畝稻禾缺水枯萎而死。百里山川干旱,百姓焦急得象熱鍋上的螞蟻,紛紛到關帝廟求雨。周倉關平斗不過惡龍,無法爲民解愁,只好騎坐千里駒,追尋關公,請他速回南天降服妖龍。

關公回到南天廷,俯瞰閩南百里山川一片旱情,非常氣憤。他連夜寫奏本,第二日上九天啟奏玉帝,請求生擒妖龍爲民除害。玉皇大帝准奏,授予他“先斬后奏”降服南海妖龍,以平民憤。

關公得令后,遂即調集周關二將,帶領天兵于農曆五月十三日在南天門外磨刀出征。兵到南海與妖龍展開一場惡戰,終于生擒了妖龍,拔了龍須,抽了龍筋。從此,民間又出現了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繁榮昌盛的景象。

爲記取這次教訓,關公每逢農曆五月十三日都要在南天門外磨刀,同時普降霖雨。民間爲紀念關公降妖龍爲民除害的恩德,把每年五月十三日,作爲“關帝生”。這日關帝壇前,香燒繞繚,敬獻三牲果品致祭,熱鬧非凡。

Copyright © fangzhi.dehu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共德化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技术支持:憨鼠网络 | 德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