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行旅
民国及以前,德化的群众行旅依靠徒步。肩挑背负。解放以后,开始大规模兴建公路,至1990年县内已通公路1088.3公里,平均每百平方公里面积有公路48.76公里(全省平均水平33.178公里),沟通各乡镇和170个行政村。民用汽车达到722辆,拖拉机达1890部,摩托车1037辆和自行车40000多辆。各乡村所需的农业生产资料都用汽车直运,粮食、木材和农副土特产品也完全按约定时间直运至仓库或销地。全县绝大部分农村的群众到城关,一般能够乘车当日来回,最远的杨梅乡到城关也不过是连续车途四点半钟。由城关专车到福州、厦门、泉州也能当日往返,日常起居,短途则以摩托或自行车代步。根据1990年统计,全县货运周转量为4924.8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为9357.69万人公里。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完善和扩伸,改善了投资环境,促进了运输生产,日益适应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