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史修志乃一大善事。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写史作志的传统。一部好的史志,即一部能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和评价一个历史过程的发生、发展和消亡,以及在这个历史过程中的具体人和事的真实情况的史志,是一部好的教材,它给人以知识、借鉴和启迪。
天湖山矿务局趁矿庆四十周年之际,组织专门写作班子,发动干部和群众编写自己的矿山发展史志,这是一个立足当前、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重要举措,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天湖山矿务局始建于一九五六年,其后的几十年间经历了几上几下的坎坷历程,最后终于在党的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了我省现有八大煤炭生产基地之一,也是闽南金三角的唯一"煤都"。多年来,对闽南地区乃至全省的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作出了无可代替和不可低估的贡献。
煤矿是一个特殊的艰苦行业,它聚苦、累、脏、险于一体,直接与大自然作斗争,广大煤矿工人为祖国的矿业建设流汗、流血,有的甚至牺牲了生命,有的积劳成疾而英年早逝,没有这样一支特别能战斗的职工队伍,没有这样一种"亏了我一人,幸福千万家的奉献精神,就没有煤矿今天的发展。应当说,煤矿工人是推动煤矿历史发展的真正主人和动力,他们的事业是艰苦的,但也是十分光荣的,他们的精神可敬可佩!
从我国和我省的经济发展看,煤矿仍然是国民经济建设必不可少的工业行业,过去、现在乃至将来的很长时间里,煤炭还是我国和我省的主要能源之一,煤矿事业的发展方兴未艾。值此"矿志"编出之际,希望它成为讲传统、鼓干劲的动力,成为再创辉煌、再作贡献的新起点。
《天湖山矿志》在编撰上,从概述、地质、建设、生产、安全、劳工、供销、财务、多种经营、教育、科技、文体、医卫、福利、民兵公安、党群组织到人物、大事记和修志始末,详细讲述了天湖山矿务局的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其材料比较详实、线索比较明晰、篇章布局比较严谨,纵横切面皆有兼顾,语言叙述详略也得当,有自己的特色,既尊重历史,也符合实际,有较强的史料性,可供爱国爱矿教育、传统作风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之用。但是由于本书是集体编写的,时间仓促,水平不一,恐有错误或疏漏之处,希望读者能够多加指正,以利将来进一步修订,使之日臻完善。
《天湖山矿志》即将出版,我受天湖山矿务局矿志编委会的邀请,就写以上这些文字,权且为序。